多功能色彩色差计如何测番茄红素的含量?
浏览次数:165发布日期:2021-10-18
番茄红素是决定番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是加工番茄品种改良过程中十分受重视的经济性状。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大量的叶绿素逐渐转变为番茄红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番茄红素在类胡萝卜素中所占的比例既与番茄果实的成熟度有关。
多功能色彩色差计是根据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光吸收特性而设计的,利用该色差计测得的L,a,b值成为许多实验室估测番茄样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依据,并被直接用来进行QTL定位。但这些读数是否能够灵敏地检测不同基因型间番茄红素含量的真实差异,迄今没有见到相关的报道。为了确定多功能色彩色差计在番茄优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可选择一批番茄红素含量差异较大的基因型,对番茄红素快速测定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多功能色彩色差计的读数值转换成a/b后,与番茄红素含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得到了提高。但前人定义的色光值与番茄红素含量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读数值变化趋势,设计其他转换也与番茄红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从实测值来看,3a呈随机分布,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基因型,其果酱的a值并不高,但b值和L值都很低,所以,果实成熟后期,b值和L值下降得越快,意味着番茄红素积累的越多。
当果浆和离心后的果酱主要的区别就是自由水的含量。多数基因型的变化显然是由自由水含量引起的,自由水越少,L和b似乎越稳定。为确定自由水的影响力,以58个样品的自由水含量为依据,把它们分成3组,结果在自由水含量适中(17.n%-67.02%)的基因型中,色差计读数及其转换值与番茄红素含量都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色差计的读数值估测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这对于以提高番茄红素含量为主要目标的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育种家可以通过色差计来初选高番茄红素的优良基因型。